2021年五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9-12

五常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五常调查队

2021年,面对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的经济环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有序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基础持续巩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9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4012.647.4。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746元。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8.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1.6%。60岁及以上人口21.9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9%。全市出生人口0.29万人,出生率3.31‰,死亡人口0.29万人,死亡率3.29‰。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2‰。

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及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

绝对量

比重

全市户籍总人口

88.27

100

按所在地分

  城镇

19.05

21.58

  乡村

69.23

78.42

按性别分

  男性

45.18

51.18

  女性

43.10

48.82

按年龄分

  0-17岁(含不满18周岁)

10.50

11.89

  18-34岁(含不满35周岁)

16.27

18.43

  35-59岁(含不满60周岁)

39.55

44.81

  60周岁及以上

21.95

24.87

财政收支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支出总计58.9亿元,同比下降8.4%,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支出57.86亿元,同比下降4.8%。

二、农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154.8亿元,同比增长10.8%;林业产值7.3亿元,同比下降1.5%;牧业产值36.3亿元,同比增长5.2%;渔业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3.61%。粮食产量37.76亿斤,同比增长5.2%全年肉类总产量3.5万吨,同比增长4.1%;蛋类产量3.1万吨,同比增长5.5%,奶类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17%。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5.16万亩,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175万亩,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分别为257个、500个、1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206万亩。其中,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31万亩。绿色食品标识认证25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万亩。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1家。

全市2021年度农机总动力182.07万千瓦,2020年度农机总动力173.70万千瓦,同比增长4.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2.1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利润总额增长11.8%,税金总额增长11%。其中:四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91.7%,增速为8%。

建筑业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2家建筑业总产值实现3.35亿元,同比增长266.0%。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中有工作量的10户,占全部建筑企业的8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同比增长10.0%。在建项目64个,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27个。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0.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7%,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0.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4.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同比下降7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84.3%。

五、房地产开发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6%。商品房销售面积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

六、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限额以上5单位6个主要商品类别中,4个大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增速较高的有:粮油、食品类增长45.5%、石油及制品类34.4%2个大类商品零售额下降,分别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9.2%、中西药品类下降4.6%。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增幅

商品分类

增长(%)

1. 粮油、食品类

45.5

2. 书报杂志类

   13

3.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39.2

4. 中西药品类

-4.6

5. 石油及制品类

34.4

6. 汽车类

1.2

七、旅    

全年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加60%。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收入2.8亿元,提高80.6%。拥有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AAA级2家,AAAA级1家;星级宾馆2家,其中三星级1家,二星级1家。旅行社12家。

八、金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3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额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6所,小学2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小学专任教师等全市共计5167名。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小学在校学生等全市共计58226名。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

文化事业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分馆15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2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3个。全市共有乡镇体育文化站24个,24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有线收视,群众文体生活进一步丰富。

卫生事业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49(包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0、卫生院24、妇幼保健院1、市卫生培训中心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门诊部30家企事业卫生所25家村卫生室255家个体诊所82家、专科防治机构1家其他医疗机构3家医疗卫生单位2国药(五常)血液透析中心1家单采血浆站1家。全市卫计系统编制总数2 19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53人。全市总床位3321张,卫生机构全年诊疗105.2万人次。

体育事业

实现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共建羽毛球园区1个,篮球园区3个,乡镇体育活动站136个,奥体公园1个,移动冰场1个,笼式足球场5个。

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7人(二级)。开展国民体质监测260人。全市建设社会足球场5块、浇建室外公益冰场5块。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测算,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45元,同比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12元,同比增长11%。

社会保障事业

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8万人。

2021年全市各类养老机构83家,床位4320个,特困集中供养对象481人。

十一、国土资源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9795.38公顷,比上年增长8.3%。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959.5公顷,增长3.3%;商业用地288.72公顷,增长1.7%;住宅用地1704.9公顷,增长0.5%;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1271.08公顷,下降0.1%;交通用地4138.32公顷,增长17.7%;水利用地432.94公顷,增长2%。

全年完成造林3.18万亩。现有湿地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1.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39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3%。完成人工造林0.78万亩。

注:

1﹞本公报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4舍5入原因,总计与分项合计存在着微少差的情况。正式数据以本年度出版的《五常市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绝对数均为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为批发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

6﹞2021年国土三调数还在调整核算中。

主办:五常市人民政府
承办:五常市融媒体中心
备案:黑ICP备06002765号
黑公网安备 23018402000137号
联系电话:0451-53523349 535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