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9-12

五常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五常调查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和龙江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经受住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综  合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3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34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增加值133.5亿元,增长0.1%。三次产业结构为39.912.24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280元。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8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3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9%。全市出生人口0.34万人,出生率3.85‰,死亡人口0.29万人,死亡率3.27‰。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9‰。

财政收支

全年财政总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1.4%。税收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6.7%。财政支出总计64.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八项支出38.07亿元,同比增长0.6%。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5.8亿元;林业产值7.8亿元;牧业产值39.1亿元;渔业产值3.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7亿元。当年粮食35.91亿斤,其中:水稻总产21.57亿斤,玉米总产13.93亿斤,大豆总产0.38亿斤。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3.7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7325台,小型拖拉机43705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88%。化肥投入(折纯)4.8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停产、停工使我市工业受到较大影响,但是全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依然稳步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食品工业增长16.1%,医药工业受疫情影响-17.9%,电力及热力供应增长11.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幅

总量(万元)

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3

四大主导产业

2.6

装备制造业

  46.2

食品工业

16.1

医药工业

    -17.9

石化工业

4.3

建筑业

注册地总专包建筑企业12家,建筑业总产值实现0.9亿元,同比下降8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按产业分,一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0%,第二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4.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4.2%。第三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3.9%。

五、房地产开发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35.5%

六、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4%。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增幅                    单位: %

商品分类                                    增长

1.书报杂志类                                -4                          

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39.6             

3.中西药品类                               -69.3

4.石油及制品类                              -23.3                

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63.5                       

6.汽车类                                    21.7

七、旅    

全年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下降74%。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收入1.5亿元,下降71.48%。拥有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AA级0家,AAA级2家,AAAA级1家;星级宾馆2家,其中:三星级1家,二星级1家旅行社12家。

八、金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4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28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额138.29亿元,比上年增长9%。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6所,小学2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小学专任教师等全市共计5281名。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小学在校学生等全市共计70578名,其中学前教育9293名。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

文化事业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个,全市共有乡镇体育文化站24个,数字电视全城推广,24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有线收视,群众文体生活进一步丰富。

卫生事业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个,其中医院29个、门诊部所2个、疾控监督2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校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民营医院7个、山河屯林业局医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321张。卫生技术人员4230(含林业局3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30人,注册护士1318人。

体育事业

实现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共建乒乓球园区1个,羽毛球园区2个,篮球园区1个,棋类园区1个,乡镇体育活动站22个,奥体公园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个,移动冰场2个,笼式足球场5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3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2元,同比增长8.9%。

社会保障事业

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0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05万人。

十一、服务业

全年共有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117.6%

十二、能源

2020年单位GDP综合能耗是0.7586吨/标准煤,比2019年下降1.37%。

十三、国土资源

  工业仓储用地                           3.9379公顷

住宅用地                               0.5384公顷

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                     4.9266公顷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9.4029公顷

注:1.全市全口径包括全市地域内的中、省、市属单位。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总产值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主办:五常市人民政府
承办:五常市融媒体中心
备案:黑ICP备06002765号
黑公网安备 23018402000137号
联系电话:0451-53523349 535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