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9-12

五常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五常调查队

2018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座谈会和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3%;第三产业增加值130.3亿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4:29.7:47.9调整为37.1:12.5:5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788元。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8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2%。全市出生人口0.5万人,出生率5.5‰,死亡人口0.4万人,死亡率4.2‰。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

劳动就业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万人,同比下降12.2%,其中城镇就业人员0.8万人,同比下降9.5%。城镇新增就业0.7万人,下降9.6%,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0.3万人。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7971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267元。

财政收支

全年财政总收入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增长5.8%。税收收入3.8亿元,增长19.1%。财政支出总计53.3亿元,增长21.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八项支出33.6亿元,增长10.7%。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22.6亿元;林业产值8.1亿元;牧业产值31.7亿元;渔业产值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6亿元。当年粮食35.28亿斤,其中:水稻总产18.3亿斤,玉米总产16.45亿斤,大豆总产0.48亿斤。

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150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4个,绿色食品标识171个,有机食品标识5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80个。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42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8497台,小型拖拉机34885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86%。化肥投入(折纯)5.7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2.9亿元。其中,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其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食品工业增长40.8%,医药工业增长12.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增长7.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幅

总量(万元)

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1.5

四大主导产业

23.1

装备制造业

-27.6

食品工业

40.8

医药工业

12.6

石化工业

76

建筑业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2家,建筑业总产值实现4.37亿元,同比下降6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按产业分,一产业项目3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下降87.5%,第二产业项目39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9个,累计完成投资增长32.7%。第三产业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1%

五、房地产开发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4143万元,同比增长301.4%

六、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增幅                    单位: %

商品分类                                    增长

1.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              13.7

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5.4

3.化妆品类                                  18.4

4.金银珠宝类                                18.3

5.日用品类                                  19.0

6.体育、娱乐用品类                          -2.2

7.书报杂志类                                19.1

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5.7

9.中西药品类                                16.3

10.文化办公用品类                           16.5

11.家具类                                   19.4

12.通讯器材类                               21.3

13.石油及制品类                             18.4

1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5.2

  15.汽车类                                   -6.0

七、旅    

全年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增长5.8%。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收入4.6亿元,增长22.7%。拥有A级旅游景区7家,其中AA级4家,AAA级2家,AAAA级1家;星级宾馆2家,其中:三星级1家,二星级1家。旅行社10家。

八、金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99.4亿元,增长7.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额124.1亿元,下降2.7%。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4所,小学30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小学专任教师共5141名。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小学在校学生共54946名。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升学率均保持在100%。

文化事业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艺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2个,全市共有乡镇体育文化站24个,数字电视全城推广,24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有线收视,群众文体生活进一步丰富。

卫生事业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个,其中医院29个、门诊部所2个、疾控监督2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校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民营医院7个、山河屯林业局医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336张。卫生技术人员4321(含林业局3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10人,注册护士1195人。

体育事业

实现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共建乒乓球园区23个,羽毛球园区13个,篮球园区5个,棋类园区18个,新农村示范点45个,乡镇体育活动站52个,奥体公园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移动冰场2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2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90元,同比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9元,同比增长9%。

社会保障事业

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4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1万人。

十一、服务业

全年共有规上服务业企业26家,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60.1%,其他盈利性服务业企业12家,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2018年1-11月,同比增长6.2%;非盈利性服务业企业2家,实现营业收入0.3亿元,2018年1-11月同比增长100.7%。

十二、能   

2018年单位GDP综合能耗是0.4879吨/标准煤,比2017年下降2.61%。

十三、国土资源

  工业仓储用地                              29.74公顷

商服用地                                  1.405公顷

住宅用地                                10.5998公顷

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                      11.2681公顷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53.0129公顷

注:1.全市全口径包括我市地域内的中、省、市属单位。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总产值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主办:五常市人民政府
承办:五常市融媒体中心
备案:黑ICP备06002765号
黑公网安备 23018402000137号
联系电话:0451-53523349 535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