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一)

编辑: 张娜发布时间:2020-01-07

 ——2020年1月6日在政协五常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于军

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通报工作,请协商讨论。

  一、2019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直面矛盾,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市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抓好“六稳”工作落实,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提质。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5%和9%,有望连续两年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哈尔滨市第一,继续保持全省十强县行列。

  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实施五常大米酒、葵花药业厂区扩建、义方中药饮片等哈市重点项目14个,产业项目建设在哈尔滨市所属县市名列前茅。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抓住深哈合作契机,新签约项目17个,签约总额71.4亿元,永泽现代农业产业园等6个项目落户五常。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投入资金7300万元,支持葵花药业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上企业13家,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达到13.9%,葵花药业预计销售收入41亿元。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4.5万户,实现各项存款286亿元,市场主体数量、存款总额位列全省各县市第一。

  三产活力充分释放。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亿元。大力发展“互联网+”,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村级服务站224个;启动智慧物流,京东云仓产地仓、天猫五常大米原产地官方监管仓投入运营。在2019年阿里研究院评选中,杜家镇七一村荣获“淘宝村”荣誉称号,实现全省“淘宝村”零的突破。

  (二)着力补齐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短板,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969户3901人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投入资金1350万元,实施11个乡镇产业扶贫项目,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户均增收2044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重要指示,实施普惠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投入资金3205万元,解决16个乡镇44个村232个屯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27.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856人。全部解决“三类”人群危房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回头看”问题全部整改,C、D级危房改造2994户;实施雨露计划,救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学生190人;落实贫困人口医保政策,开展医疗救助,支付医疗救助资金1784万元,救助贫困患病人口1953人。

  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河湖清四乱”等问题专项整治全面告捷。露天禁烧工作强力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7天,比上年增加7天。综合施策治理垃圾围城,投资3.6亿元,启动五常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阿什河、拉林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全流域水质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我市在哈尔滨市区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评”中获得第一。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资1597万元,完成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处理工程;投资521万元,完成东小河子、贾家桥侵蚀沟治理。开展扫黑除恶行业治乱行动,持续打击非法采砂、采石、采土等各类违法行为,全力保护好五常自然资源。

  防范化解风险扎实推进。编制完成《五常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在中央减费降税、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偿还地方政府历史债务1亿元。聚焦非法集资、P2P网贷、房屋中介侵占挪用交易资金等风险隐患,全面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综合应对措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统筹应急资源,防汛抗洪等风险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各类风险不变成隐患。

  (三)着力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牢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现代农业步伐加快。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减玉米、扩水稻、增大豆,稳经济作物”工作思路,调减玉米面积35万亩,新增水稻面积10万亩、大豆面积15万亩、露地菜2万亩、两瓜等经济作物1.7万亩,水稻育苗大棚二次利用2万栋。粮食生产克服低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总产预计实现40亿斤,稳居全省前列。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投入资金1亿元,有序推进水稻绿色有机种植基地、水稻良种研发中心等项目,4月20日接受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授牌,成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投资4亿元,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拉林河治理、龙凤山水库应急消险等工程43个;发放农机补贴1.4亿元,农机保有量达到59985台,总动力达到161.5万千瓦,同比增长5.7%。强化秸秆“五化”利用,投资1.8亿元,在九县市率先出台补贴政策,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7802家,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有效释放村集体经济活力。

  五常大米产业健康发展。以打造世界级大米品牌为目标,启动编制《五常大米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大米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水稻品质,落实农业“三减”示范基地18个,示范面积51万亩,推广水稻“三用三不用”面积100万亩。开展五常大米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五常大米产业整治工作方案》,强化五常大米从稻谷收购、加工、销售全流程监管。完善溯源防伪体系,以产地证明商标授权使用为核心,把住加入五常大米协会和溯源体系关口,真正落实“三确一检一码”五个工作环节,严格规范产地证明商标使用权。成立五常大米集团,以政府主导品牌建设,提升五常大米价值链,带动全市米企维护品牌形象。创新市场营销,升级改造阿里巴巴•天猫官方旗舰店,与京东合作开设自营旗舰店,启动在国内一线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官方体验店布局,让群众购买到五常真米。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首次走进中国国际电视台《全景中国》栏目并在全球直播,成功举办坪山•五常战略合作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第二届五常大米节,在“2019中国品牌促进会、品牌杂志社评价信息榜单中,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677.93亿元,连续三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入选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在中国•黑龙江第二届国际大米节上,五常大米再次荣获金奖,闪耀世界舞台。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6000亩,绿化村屯68个。推广卫国乡垃圾分类经验,在36个试点村一体化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推广“室内水冲厕所+管网+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模式,完成改厕6036户,做法得到省和哈尔滨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哈尔滨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现场推广改厕经验。

  (四)着力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城乡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调整完善11个乡镇规划布局,完成房地产开发50万平方米。投资2936万元,改造升级道路9条4.2万平方米、铺装步道板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40盏。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启动建设吉黑高速五常过境段,投资5512万元,完成小山子镇过境段和五常镇东出城口建设;新建农村公路7条24.8公里,改造农村危桥35座,美化道路1736公里,农村公路养护连续9年获得全省县级市第一。

  载体功能不断提升。实施景区扩绿和沿街补绿工程,在公园、广场、街边绿地栽植花草1.1公顷,补植乔灌木4000株。组建创赢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加大城市管理人员投入,城区环境保洁率、洒水除尘率、垃圾处理率、冰雪清运率继续保持100%。开发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编制完成集中供热和铁路专用线可研方案,北部供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投入全面运营,开发区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标准。

  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一黑七恶”,查扣涉案资产8257万元,立案查处涉黑涉恶“保护伞”65件、涉及公职人员74人。“平安五常”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平安建设融入城市治理体系,八类主要案件发生率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围绕小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检查企事业单位552家,消除各类安全消防隐患2580余处,罚款1737万元,行政拘留136人,社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各类信访积案42件,信访形势保持平稳。

  (五)着力抓好民生改善,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急需、最迫切问题,为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162人,失业再就业22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5%。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双拥和预备役工作持续增强。兜住民生底线,发放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低保、特殊困难群体救助、高龄老人津贴、孤儿生活费、残疾人补贴等资金1.2亿元;兑现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资、事业单位普调工资、提高基本工资标准、新农合提标、遗属补助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乡镇补贴等3.1亿元。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改建安家镇敬老服务中心,对全市民办养老机构进行专项清理,依法关停不符合消防条件民办养老机构10家。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332万元,新建实验小学幼儿园等5所学校教学楼、食宿楼,完成雅臣小学等10所学校消防安全改造,升级完善47所学校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医共体试点。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投资4660万元,为城乡居民免费开展14大类5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社区康复、医养结合、中医药服务等工作,代表哈尔滨市通过全省中医先进县复审。

  民生质量有效提升。践行“上学不求人”要求,全面推行“四零承诺”,维护教育公平正义。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妥善化解不动产办证问题小区112个,房产“解遗”办证16443本,占总数的80%。开展优生优育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2.1‰。推进文体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全省“劲道体彩杯”轮滑邀请赛,东北大鼓《京旗出关》在全省第十五届群星奖比赛中荣获银奖。

  (六)着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主题主线,进一步夯实政府公职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市政府党组先后组织集体学习和研讨14次,聚焦经济建设和民生领域问题,深入开展“大调研”,征集问题意见建议61条,建立问题台账42项,完成38项,有效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持续优化整顿营商环境,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包保责任制,帮助企业解决经营难题16个。排查政府失信违诺事项6件,严肃处理破坏营商环境5人。推动“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4%,最多跑一次达93%。事业单位改革、森工行政权力移交等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7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办复率100%。发挥审计监督“利剑”作用,紧扣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件、处分82人,保持纠正“四风”常态化。

  同时,统计、档案、供销、气象、地震、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振奋。这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鼎力支持和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百万人民拼搏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是驻五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合力共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五常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对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链条短,价值低,结构调整缓慢,特色农、林产品发展潜力和品牌价值没有充分释放;工业增长乏力,立市项目少,龙头项目少,骨干企业不足,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总量小;三次产业融合不够紧密,新的增长点没有系统形成;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仍有差距,放管服改革还不够深入;受减费降税影响,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不强;社会治理体系还需完善,部分历史遗留信访问题还亟待解决;一些公职人员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不强,工作执行力差,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五常人民爱五常的城市主人翁精神氛围还不够浓厚,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主办:五常市人民政府
承办:五常市融媒体中心
备案:黑ICP备06002765号
黑公网安备 23018402000137号
联系电话:0451-53523349 535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