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屯林区种养殖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
一、夯实特色种植产业
1、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我局农作物播种面积12.6万亩,其中:玉米4.9万亩,产量24500吨,大豆4.6万亩,产量6800吨,水稻2.9万亩,产量11600吨,红小豆0.2万亩,产量300吨。
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农业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
(3)农业信息渠道不畅。
(4)现代农业起步较晚。
(5)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未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品,农产品的销售多以原料为主,未形成增值产业链。
2、市场分析
1、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将不断增长,城镇和农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继续增长。中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每年增加0.5%以上,加入人口总量增长因素,中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以上。
2、人均大米的消费量稳定或缓慢下降。近7年来,人均稻谷生产数量为150公斤左右,但过剩库存增加。中国大米(稻谷)的总需求量增加速度最大不会超过0.5%。
3、大豆的需求总量继续增加,国内进口也将增加。主要是人口总量和人均肉禽蛋奶消费数量的增加拉动饲料需求尤其是豆粕需求的增加。
4、玉米的需求数量增加,道理同大豆。中国玉米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需求的增加。因此,未来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持续增加。
3、发展思路及模式
(1)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并提高农业优质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区域布局。
(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
(3)加快实施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6、主要任务
(1)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无公害生产基地从1000亩扩大到1500亩。
(3)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
二、发展壮大养殖产业
1、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产业现状:
到2020年初,全局养殖专业户62户,肉牛3000头,年出栏肉牛1200头;羊 150只,年出栏50只;猪 120头, ,年出栏生猪100头;禽12000只,其中年出栏禽10000只; 蜂2160箱,产蜜75吨;梅花鹿170只 。
存在的问题:
(1)由于资金短缺原因,养殖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2)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3)我局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目前,全局散养散放、规模狭小、兼营兼业仍占较大比重,畜牧业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
(4)因磨盘山水库水源地在我局施业区,水库上游有六个林场(所),养殖业发展受到限制。
2、市场需求分析
(1)因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其他畜产品价格上涨。畜产品需求空间很大,养殖前景发很好。
(2)我国畜牧产业转型发展从传统养殖,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逐渐向特种养殖业发展,畜产品消费也从粗放式转变为绿色、有机畜产品需求。
3、发展思路及模式
“十四五”期间逐步优化畜牧业发展区域布局,突出集约化、规模化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强化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提高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夯实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推进畜牧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绿色产品、特色养殖初具规模。
饲养模式主要是以养殖合作社为基础,分类经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规模化养殖场、散养户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开展经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4、产业目标及定位。(可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投资额等相关内容)
到2025年,完全实现森林的分类经营,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绿色产品、特色经济建设初具规模,经全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艰苦努力,实现企强民富、企业经济和林区社会事业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绿色产品基地建设发挥效益。林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再度辉煌,争取在“十四五”期未企业平均工资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通过五年的发展,养殖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实现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基本转变,基本完成对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为最终建成主导产业、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5、产业布局
(1)肉牛养殖基地
建设规模:3000头,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
项目效益分析:产值2500万元,利润230万元,安置人员35人。
(2)鹿养殖加工园区
建设规模:119头,项目总投资74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
项目效益分析:产值122万元,利润48万元,安置人员13人。
6、主要任务
(1)根据产业布局建设肉牛养殖基地。
(2)良种繁育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局场两级繁育改良体系,加强局场繁育站点的建设步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加快基层繁改站点建设,扩大覆盖面,增加对繁改工作投入,建成一批起点较高、服务手段较为完备的标准化人工冻配点。积极培养和发展牲畜品种改良专业户,实行挂牌经营,有偿服务。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3)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工程。根据市场发育、龙头企业建设、农户养殖能力和我局资源状况,加快畜牧业升级工程建设,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突出重点品种发展。以养殖小区、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户为载体,提高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形成局域场域养殖品种,促进区域性专业化养殖。
三、优化提升北药产业
1、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药材种植面积为6371.55亩,蒲公英400.1亩,赤芍24.5亩,黄芪199.5亩,白鲜皮170亩,刺五加150亩,林下参2456亩,防风172.5亩,苍术332亩,平贝1109.95亩,五味子232亩,灵芝680.5亩,柴胡15亩,大黄72亩,猪苓7.5亩,天麻6亩,刺嫩芽60亩,半夏20亩,射干10亩,百合6亩,辽藁本5亩,党参243亩。购买喷灌设备6套,道路维修45千米,建看护房16栋,购买农机具 6套,购买喷药无人机3套。
主要问题:
(1)种植规模小、分布零散,市场议价能力弱,种植效益不高。
(2)产业链条没有,市场流通不活,没有深加工企业。
(3)资金匮乏,没有药材补贴和政策扶持。
2、市场需求分析
从需求情况看:
近几年,随着全世界国家消费者自我医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纯天然制品,这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品市场发展十分迅猛,人们渐渐意识到天然植物药的重要作用。中药不仅对医学界,中药材需求量日益增长,大宗药材需求更大。
从供给角度看:
分析多年以来,在各国医学领域,人们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都在不断提高,我国也在大力扶持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越来越被更多的病人所接受,所以,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3、发展思路及模式
坚持持续发展的思路,依托林区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合理开发绿色中药材资源,建立稳定、安全、有效的中药材产业基地。
走产业化发展路径,打造北药产业基地。按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定位,以做大增量为重点,种植上突出单品种、规模化,加工上突出龙头企业落地和培育,突出“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加强刺五加、返魂草、黄芪、防风、平贝、白鲜皮等骨干品种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地产药材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
4、产业目标及定位。(可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投资额等相关内容)
5、产业布局
(1)我局发展北药种植生产,发展灵芝的栽培技术,做到野生药材采集与人工栽培相结合;庭院种植与基地种植相结合,不断培育和壮大现有优势品种的产业规模,药用成分含量高、商品性状较好,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品种。同时搞好种植扶持服务,从技术到销售提供服务和咨询,以林下经济作物(北药)为线索,拉动全局产业链条,服务大健康凤凰山战略。
(2)期限2020--2029年(分三个时期)
2020--2022年,培育资源,优势稀缺资源产业链;2023--2026年,智慧医疗,康养疗养,生态农业体验;
2027--2029年,UFO产业文化产业,特色小镇,生态小康林区。
6、主要任务
林区拥有非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为主,以草药原料和粗加工经营为主,规模小,手段简陋,产品附加值低,该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使自身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同时也可带动我地区中草药种植结构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工延长生产链条,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为林区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